脑出血重症患者康复日记
脑出血
脑出血(intracerebral hemorrhage,ICH)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,我国发病率为每年(60~80)/10万,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%~30%,约50%~70% 的存活者遗留失语、瘫痪等功能障碍,其中约40%重残,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。目前普遍认为,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行康复治疗,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、提高生活质量有益,发病后1周~3个月是最佳康复时机。
康复历程
我院神经内科5月8日收治了一名脑出血术后的重症病人。患者28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昏迷,呼之不应,立即至外院就诊,急诊CT示:右侧基底节区大片脑出血(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70ml),积极术前准备后开颅行探查及血肿清除术,后转至ICU治疗,并因呼吸功能障碍,先后行气管插管、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治疗。现患者仍存在咳嗽咳痰,有痰不易咳出,现为求进一步治疗,至我院门诊就诊,门诊拟“脑出血后物理康复训练”收住入院。
入院时患者神志昏迷,气管切开状态,左侧肢体偏瘫,肌力0级,有着严重的肺部感染,完善诊断为“1.脑出血后物理康复训练,2.基底节出血,3.继发性脑室出血,4.癫痫(继发性),5.颅内感染,6.呼吸衰竭,7.高血压病2级(极高危),8.肺部感染”,告病重,孙伟辉主任初诊后立即予接心电监护及吸氧等处置,并精心为他制定了全面而有效的治疗方案:
1.使用各种药物及其他方法行催醒治疗
2.注重营养补充,同时积极防范胃—食道反流
3.合理选择抗生素,有效治疗吸入性肺炎
4.第一时间给予高压氧及其他适宜康复治疗手段 (5月9日康复治疗师床边评定患者病情后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、体外膈肌起搏、慢性小脑电刺激术、运动疗法等一系列康复治疗。5月10日高压氧治疗介入。)
5.维持水—电解质平衡,防范颅脑术后并发症,选用对意识影响较小的抗癫痫药
6.规范评估后及时拔除气管套管,切口愈合良好
7.精心护理,及时排痰,包括体位引流,吸痰等,压疮护理成效显著
经过以上卓有成效治疗和护理,患者分别闯过了:昏迷关、感染关、营养关、术后并发症关等难关。
一周后患者神志转清,两周后可简单单音回应。5月29日患者因塑料气切套管到期更换为金属套管,6月1日孙主任尝试为患者进行堵管。6月6日患者经过膀胱功能训练,成功拔除导尿管。6月6日患者成功拔除气管套管,宣告康复之路取得阶段性胜利。
如今,患者现已能短句发言,与家属正常沟通交流,上肢肌力1级,下肢肌力2+级,家属也考虑就近康复,遂趁出院之际特向孙伟辉主任及其医团队送上锦旗以表感激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