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188cc威尼斯(中国)有限公司

衢州康复医院案例:他后天聋哑又经历中风偏瘫,康复带来生活希望

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7-25 17:34:00    点击次数:

“很多来做康复的普通患者习惯了被人照顾的生活,他们疲懒,无意志,需要监督,可他不一样,也许正是因为聋哑,他倔强,认真,身上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……”

在衢州康复医院康复大厅内,康复治疗师小徐正指导着一位康复患者做站起训练,两人全程无言语交流,但小徐每比划一个动作,患者就随之变换一个姿势,且每一个动作都执行地无比认真,仿佛每做好一个动作,离康复出院就能更近一步……

康复治疗师用“自创”手语和患者“交流”

患者姓孙,51岁,后天性聋哑,无子无女。2019年3月13号查出中风,2019年3月25号入住我院康复科,从此之后的每一天,他都在努力让自己回到中风前的状态。

【患者入院状态】

①经起站、床椅转移评估,发现患者无法安全站稳,平衡差

②入院当天,翻身起坐指导训练,沟通困难

“他由于桥脑出血,入院时出现眼球凝视,右侧肢体无力,双侧肢体的协调控制障碍,站立、行走不能,无法独坐……”

说起孙先生,康复科主任印象很深:“他比普通患者更棘手,我们很难和他建立交流,因为聋哑,沟通上出现极大的障碍!”

每到训练的时候,负责孙先生的康复治疗师小徐就通过各种方法尝试和孙先生沟通,最终,她和孙先生建立起独特的手势交流方法,让他能读懂每一个手势代表的口令意思。

让康复科主任和小徐意外的是,找到沟通方法后,孙先生表现出来的配合度竟比其他患者还要高,之后一个月的康复治疗,孙先生的手脚功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恢复提升。

入院一个月,手功能训练后状态

入院一个月,前后行走对比

出院前

①翻身起坐,站立

②公园行走

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,孙先生已能独立完成洗脸、穿衣、上厕所、公园步行等日常生活活动。

4月29日出院那天,孙先生独自在康复公园里兜兜转转,对他来说,世界是安静的,心也是静的,如同花和叶,是短暂纯净的一生,倔强坚持,只为自己活着。

康复科主任有话说

这是个脑桥出血的病人,虽然看着他躺着手脚都能动,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的肢体协调及平衡非常差,连基本的独立安全起站都无法完成。刚开始我们觉得这个患者很难,难在和患者建立信息交流上面,我们利用中枢整合技术的理念,找出主要问题所在,通过我们医生、治疗师、护士以及家属、护理员的团队管理,每天的鼓励、耐心的沟通,给患者及家属在短短的时间内,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点击友情链接,进入浙里康复养老网,查询更多康复养老机构

电话咨询
声明:8188cc威尼斯(8188cc威尼斯),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、杭州康复医院、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,分享康复养老干货,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,转载仅为分享知识!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,谢谢!
浙ICP备1901308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