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数据显示,便秘人群中65岁以上的占比高达50%,由此可见,便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关键问题。
为什么便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重呢?
老年人应该如何防治呢?
「朗和家护」科普课堂的这份“通便指南”为您解答便秘难题!
什么是便秘?
正常人每天排便1-2次或2-3天排便次,当超过3天未排便时,就可称之为便秘。便秘者通常每周排便少于2次,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量减少、粪便干结、排便费力等综合症状。
老年人产生便秘的原因非常多样,通常有以下几种:
1、老年人消化腺体的老化,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、水分被吸收;
2、老年人长期服用的一些药物,如:脑血管药物、降糖药物、抗凝药物等,也会导致便秘;
3、排便习惯不良:不按时排便、长期忽视或抑制便意;
4、日常饮食吃菜少、饮食过于精细、少渣、缺少食物膳食纤维;
5、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:长期卧床、久坐不运动,肠道蠕动慢引起便秘。
老年人便秘的特点
与很多年轻人便秘不同,老年人便秘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:
1、顽固持久
往往较为顽固,持续时间较长,难以轻易缓解。
2、症状复杂
可能伴随多种其他症状,如腹胀、腹痛、食欲不振等。
3、治疗困难
由于身体机能下降,治疗起来可能相对困难。
4、容易反复
更容易出现便秘问题,且反复发作的频率较高。
5、诱因多样
引发的原因多种多样,如药物副作用、疾病影响等。
6、恢复缓慢
恢复过程相对缓慢,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。
老年人便秘的危害
1、造成大脑功能受损
便秘使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,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,如:甲烷、酚、氨等。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,干扰大脑功能,导致记忆力下降、思维迟钝等。
2、引发心、脑血管疾病发作
屏气使劲排便会增加腹压,容易诱发心、脑血管疾病发作,如: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脑出血等。
3、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
由于粪便滞留,有害物质经人体吸收后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,导致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嗳气、口臭、体臭等症状。
4、压迫肠腔并引发相应疾病
引起肠道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,使肠腔狭窄,压迫盆腔周围结构,阻碍结肠扩张,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溃疡,甚至引起肠穿孔。
5、引发结肠癌
便秘致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。据资料显示,约有10%的严重便秘者患有结肠癌。
6、引起肛肠疾病
便秘使排便困难,粪便干燥,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病如:直肠炎、肛裂、痔疮等。
预防便秘的方法
1、评估长者平时的饮食及水分摄入情况。
2、评估长者的活动量。
3、评估长者的心理状态。
4、规范日常饮食管理:
①除心衰、肾衰外,每日适量喝水,摄入量不少于2000mml左右(8杯250毫升),建议长者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,定时定量补水,尤其晨起或运动后。
②指导长者多进食粗粮、杂粮;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,包括蔬菜、水果,如香蕉、西瓜的润肠效果比较好,可适量多吃;不吃辛辣食物。
③每天吃一小把坚果,如核桃、芝麻、松子仁等,有助于排便。
5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:
每日定时排便,有便意时不要控制便意,及时排便。
建议:晨起或早餐后2小时内进行排便尝试,排便时集中注意力,不要看报纸或听音乐、刷微信等。
6、适当运动:
作息规律,做到劳逸结合,适当运动,如散步、打太极等,指导长者做提肛训练;长期卧床者,定时变换体位。
7、心理疏导:
关怀、体贴长者,耐心解释,引导长者养成良好的习惯。提供安静、私密的环境,让长者感到舒适自在地排便。
「朗和家护」促进排便小妙招
1、评估长者是否掌握促进排便的相关知识。
2、采用标准的排便姿势:
①床上使用便盆时,如条件许可,可取坐位或抬高床头,增加腹压。
②长者坐在马桶上双脚着地,身体稍前倾,方便使力;如果脚不能着地,可踩在踏脚凳上。
3、腹部按摩:用热水袋或温毛巾热敷下腹部,并双手重叠;掌心贴腹部,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,促进肠蠕动。
4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缓泄剂,但不要长期或过量使用。
5、正确使用通便剂:如开塞露、甘油栓等。
6、如以上方法无效,请及时就医。
「朗和家护」,用心守护!
俗话有云:“欲得长生,肠中常清。”
平时多关注老年人的便秘问题,是关爱老人的重要体现。
排便顺畅,不仅是让老人能更舒适的生活,更是排除了一个健康隐患。
关爱老年人的健康,从关注便秘问题开始!
点击文末链接,马上查询更多浙江公办康复医院、老年医院、养老院信息
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/康复科/康复医院介绍
浙江省内康复医院、老年病医院
浙江省内护理院、养老院
康复养老咨询服务热线:0571-885170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