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省中人物”主题专栏: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》等文件精神,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,进一步团结凝聚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,继承优良传统作风,汲取历史智慧和力量,聚焦患者看病就医感受的突出问题,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。
第三期,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康复医学科张海峰的专访,认识他和浙江省中医院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
匠心人物:康复医学科 张海峰
主任中医师,医学博士后,硕士生导师。
临床擅长:针灸和康复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、帕金森病、面神经炎、周围神经病、脑瘫等中枢神经疾病;颈椎病、腰椎病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肩周炎、骨关节退变等骨伤科疾病,以及耳鸣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结肠炎、便秘等疾病。
何时到省中,初来时的感受?
2001年8月,博士毕业后进入浙江省中医院工作。记得报到那天,刚下火车,迎接我的是晴朗的天空,忐忑的心情顿时美丽了起来……
第一次从北方到南方的城市,在语言交流、饮食习惯、生活细节和工作方式上都非常的不适应。
记得当时针灸科病房初成立,我轮转到病房时,提前一天很认真地和主管的每位患者进行了交流,包括自我介绍和我的针灸方法。结果当天下午宣丽华主任就告诉我,说有患者害怕我的针灸治疗。
宣主任耐心地和我进行了交流,讨论南北方语言的差异,指出了我言语中让患者误解的地方,鼓励我尽快掌握杭州言语模式,这对我之后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。也曾有我治疗的患者因疗效不佳转而找到张舒雁组长,张老师耐心和患者解释:“海峰医师正在给你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。”接下来张舒雁组长和我认真讨论患者的病情,传授了她自己的治疗心得,并鼓励我积极查资料,掌握更多的治疗方法。
杭州是个包容的城市,省中更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医院,作为一名新杭州人,深有感触,只要你努力工作、以诚待人,就会获得同事的认可,也常常会获得同事的帮助,生活、工作中的坎坷总是被身边不断涌现的援手抚平。
在省中工作多久了,最大的成就感是?
转瞬间在浙江省中医院已经工作了23年,见证了医院的蓬勃发展,院区从陈旧变为崭新,从一个扩展到现在六个,总是让我期待更美好的未来……
回顾23年的工作,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为了一名“省中人”。在路上、超市、商场、公园,总能听到:“嗨,张医师,记得我吗?我找你看过病”,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省中医生”是个让我倍感温暖且自豪的职业。
患者对我的信任是基于对浙江省中医院的信任,在医院的大家庭下,很多患者逐渐成为了我们之中的一员。
患者知道我是北方人后,对我的生活非常关心,每次就诊时都与我拉拉家长,关心一下我的生活。"张医师,我看你上次忙的很晚才吃午餐,这个小点心,你放着抽空垫垫肚子。" "张医师,你是北方人,你们北方人冬至吃饺子,我不会做,请邻居帮忙做的,记得按时吃饭。""张医师,知道你爱吃土豆,爸妈自己家里种的,纯绿色的,带点给你尝尝。"
这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小侧面,我们是医患,我们更成了朋友,这样的朋友很多很多……
在省中获得了什么?想对年轻医生说什么?
浙江省中医院有着浓厚的医学交流氛围,也有着无私传承的传统。当年,初出茅庐的我临床知识不足,工作中每遇困惑,总能得到同事毫无保留的医术指导,“海峰,这个治疗方法效果很好,你了解一下”,“海峰,我准备开展XXX项目,你也一起参加?”“海峰,这个周六下午有个学术讲座,一起去听”,良好的工作氛围总能让我充满热情去工作。
现今,我也依然坚持学习了解行业最前沿的诊疗理念、治疗方法。每每遇年轻医生讨教,倾囊相授,总希望他们能尽早挑起科室的大梁。
我常常对自己说,来到浙江省中医院,你没有选错,你要用当年医院、同事对你的帮助热情,努力回报给接下来的新同事们,一起为六院区,贡献出全部的热情。
医学的成功没有捷径,唯有持之以恒、静心做事。
在浙江省中医院我获得了很多,包括医术的提高、患者的认可、职业的自豪,还有人生的感悟。最后,我想对年轻医生说: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,值得我们去努力,你们会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。
点击文末链接,马上查询更多浙江公办康复医院、老年医院、养老院信息
浙江省内公办康复中心/康复科/康复医院介绍
浙江省内康复医院、老年病医院
浙江省内护理院、养老院
康复养老咨询服务热线:0571-88517059